耕当问奴的成语故事

拼音gēng dāng wèn nú
基本解释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出处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耕当问奴的典故
南北朝时期,宋文帝要向北方扩展疆土,派王云谟等人督师北伐,沈庆之一再向文帝规劝,力陈以前北伐失败的教训,文帝很扫兴,便叫几个文官与他争辩出兵事宜。沈庆之说治国与治家一样,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,跟白面书生说这些没有用的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耕当问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十全十美 | 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 |
一轨同风 |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 |
林下风致 | 《宣和书谱·妇人薛涛》:“妇人薛涛,成都倡妇也。以诗名利时,虽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风致,故词翰一出,则人争传以为玩。” |
不骄不躁 |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 |
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 |
金光闪闪 |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闪闪,手中雪刃辉辉。” |
自己人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自己人之间,什么臭架子、坏脾气都行;笑容愈亲密,礼貌愈周到,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。” |
暴发户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 |
群龙无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 |
一干二净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