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床异梦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óng chuáng yì mèng
基本解释睡在一张床上;做着不同的梦。原指夫妻感情不和。比喻同作一件事;各有各的打算。
出处宋 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
暂未找到成语同床异梦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同床异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肝髓流野 | 《旧唐书·萧瑀传》:“上奔播六年,中原之人,与贼肝髓流野,得复宗庙,遗老残民闻舆马音,流涕相欢。” |
后继有人 | 艾芜《鞍钢呵,我回来了》:“这是后继有人,令人喜悦不止。” |
一轨同风 |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 |
体恤入微 |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 |
彬彬有礼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3回:“唤出他两个儿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礼。” |
主忧臣劳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” |
兵无常势 | 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 |
兵荒马乱 |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 |
目不转睛 |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 |
推三阻四 |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