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藋同心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ái diào tóng xīn
基本解释犹言心如野草。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。
出处北周 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秋藜促节,白藋同心。终堪荷蓧,自足驱禽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白藋同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白藋同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倒果为因 | 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,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。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 |
投石问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 |
藏形匿影 | 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无私。” |
见危致命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 |
直捣黄龙 | 元 脱脱等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今番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耳。’” |
安眉带眼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 |
逆来顺受 |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12出:“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” |
囚首垢面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莽侍疾,亲尝药,乱首垢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