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然自得的成语故事


昂然自得

拼音áng rán zì dé

基本解释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指大模大样,满不在乎的样子。

出处宋·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今乃不然,反昂然自得,了无愧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昂然自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昂然自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短褐不全 唐·卢照邻《对蜀父老问》:“藜羹不厌,短褐不全,庸非贫贱乎?”
绝长续短 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。”
不过尔尔 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》:“其红门局之梅花,姑姑庙之铁树,不过尔尔。”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?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体恤入微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不辱使命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寿昌大笑起来,掉头对着立群说:‘不辱使命!’”
上下其手 唐 周矩《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》:“微讽动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
论黄数白 明·丘濬《投笔记·投笔空回》:“笑弩骀言不逊,论黄数白不堪听。”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