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山之祖的成语故事


开山之祖

拼音kāi shān zhī zǔ

基本解释佛教语,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,即始祖。比喻学派的创始人。

出处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听说宝善街,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。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开山之祖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开山之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坐薪悬胆 《金史 术虎筠寿传》:“中都食尽,远弃庙社,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。”
满天星斗 唐 杜牧《华清宫三十韵》:“雷霆驰号令,星斗焕文章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取长补短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论黄数白 明·丘濬《投笔记·投笔空回》:“笑弩骀言不逊,论黄数白不堪听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大包大揽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,大包大揽地说:‘这个小姑娘,跟我投缘分。’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己溺己饥 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