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死不渝的成语故事


至死不渝

拼音zhì sǐ bù yú

基本解释至:到;渝:改变。到死都不改变。
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国无道,至死不变,强哉矫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至死不渝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至死不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本正经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6章:“我原是故意闹别扭,也知道自己要挨打,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:‘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,没有做错。’”
风流人物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秋水伊人 《诗经 秦风 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主忧臣劳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”
蝶粉蜂黄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
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进锐退速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其进锐者,其退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