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龟刳肠的成语故事

拼音lǎo guī kū cháng
基本解释神龟明知有难也不能渡过。比喻难不能避,祸不能免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神龟能见梦于元君,而不能避余且之网,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,不能避刳肠之患。”
老龟刳肠的典故
春秋时期,宋元君梦到神龟说渔人余且要捕杀他。第二天,宋元君就找人占卜并真的找到余且。余且说他捕到一个大海龟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破开取出它的内脏。孔子听说后就感慨道:神龟虽然知道有杀身之祸,但还是不能避免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老龟刳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国中之国 |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六章:“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‘国中之国’,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,无不恨恨不已。” |
来去无踪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 |
诛求无度 | 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 |
乌合之众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 |
喟然长叹 |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 |
年少无知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口尚乳臭,谓世人年少无知;三折其肱,谓医士老成谙练。”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同室操戈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 |
汗牛充栋 |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 |
雄心壮志 | 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