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手可热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ì shǒu kě rè
基本解释炙:烤。热得烫手。比喻气焰盛;权势大。
出处唐 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炙手可热的典故
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,但是,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,政治开始腐败。公元745年,他封杨玉环为贵妃,纵情声色,奢侈荒淫,政治越来越腐败了。杨贵妃有个堂兄叫杨刽。由于杨贵妃得宠,杨刽也平步青云,做了御史,唐玄宗还赐名“国忠”。不久,李林甫死了,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做丞相,把朝廷政事全部交给杨国忠处理。一时之间,杨家兄妹权势熏天,他们结党营私,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,以致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安禄山、史思明的叛乱。可当时,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、穷奢极欲的生活。
公元753年3月3日,杨贵妃等人到曲江边游春野宴,轰动一时。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,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,写出了著名的《丽人行》一诗,大胆揭露和深刻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。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!”便是诗中的二句。这二句诗的意思是:杨家权重位高,势焰的人,没有人能与之相比;你千万不要走近前去,以免惹得丞相发怒生气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炙手可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骄不躁 |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 |
推三阻四 |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 |
野没遗贤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爷爷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个朝无幸位,野没遗贤。” |
快心满志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却说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种夸大,是不真实的。”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 |
官僚主义 | 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 |
离弦走板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当过解放军呀,花一点,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