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一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揆:尺度,准则。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,情况相同。
出处三国·魏·吴质《在元城与魏太子笺》:“古今一揆,先后不贸。”
例子章炳麟《驳神我宪政说》:“汉有马良,清有马良,协穆二家,亦复古今一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ǔ jīn yī kuí
注音ㄍㄨˇ ㄐ一ㄣ 一 ㄎㄨㄟˊ
感情古今一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没有改变。
近义词古今一辙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径情直遂(意思解释)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释)
- 夸大其词(意思解释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释)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鬼烂神焦(意思解释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水中捞月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- 光怪陆离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息息相关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过五关斩六将(意思解释)
※ 古今一揆的意思解释、古今一揆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迟疑不决 | 犹豫疑惑,不能决定。 |
一轨同风 | 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 |
结党营私 |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 |
意气风发 |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话就说。直:直爽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偶语弃市 |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饱学之士 | 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置之度外 | 放在考虑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计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
黯然神伤 | 心情沮丧;心神忧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