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犬补牢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例子梁启超《<日本国志>后序》:“后之视今,犹今之视昔,顾犬补牢,未为迟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ù quǎn bǔ láo
注音ㄍㄨˋ ㄑㄨㄢˇ ㄅㄨˇ ㄌㄠˊ
繁体顧犬補牢
感情顾犬补牢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近义词亡羊补牢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斗筲之人(意思解释)
- 乐道安命(意思解释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释)
- 从俗浮沉(意思解释)
- 首身分离(意思解释)
- 势力之交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头面人物(意思解释)
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※ 顾犬补牢的意思解释、顾犬补牢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 |
不敢苟同 | 苟:苟且。不敢随便地同事。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。 |
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
枝对叶比 | 枝叶相对并列。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。 |
鹤立鸡群 |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擦肩而过 | 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。 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尽诚竭节 |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驾轻就熟 |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