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肉生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惊叹久处安逸,不能有所作为。
出处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住荆州数年,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,见髀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还坐,表怪问备,备曰:‘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。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日月若驰,老将至矣,而功业不建,是以悲耳。’”
例子人人惊肉生髀,却日欲挥戈。宋·刘厵《水调歌头》词
基础信息
拼音jīng ròu shēng bì
注音ㄐ一ㄥ ㄖㄡˋ ㄕㄥ ㄅ一ˋ
繁体驚肉生髀
感情惊肉生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虚度时光。
近义词髀里肉生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铺张浪费(意思解释)
- 火树银花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刻骨铭心(意思解释)
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※ 惊肉生髀的意思解释、惊肉生髀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来去无踪 | 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。 |
章甫荐履 | 冠被垫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颠倒。 |
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 |
金光闪闪 | 闪闪:光亮闪烁。金光闪烁耀眼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边缘;海的尽头。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极远。涯:边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问。形容非常孤单;没有伴侣。吊:慰问。 |
女扮男装 | 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 |
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丰功伟绩 |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脱口而出 | 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