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匮石室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匮:柜子。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。
出处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迁为太史令,紬史记、石室金匮之书。”
例子自老聃写书征藏,以诒孔氏,然后竹帛下庶人,六籍既定,诸书复稍稍出金匮石室间。(章炳麟《订孔上》)
基础信息
拼音jīn guì shí shì
注音ㄐ一ㄣ ㄍㄨㄟˋ ㄕˊ ㄕˋ
繁体金匱石室
感情金匮石室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。
近义词石室金匮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祸绝福连(意思解释)
- 有两下子(意思解释)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释)
- 火树银花(意思解释)
- 紫陌红尘(意思解释)
- 恶衣恶食(意思解释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释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- 喟然长叹(意思解释)
- 三长两短(意思解释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群山四应(意思解释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※ 金匮石室的意思解释、金匮石室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目迷五色 | 迷:迷乱;五色:指各种颜色。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。形容色彩纷呈;使人眼花缭乱;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;辨不清本质所在。 |
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婆婆妈妈 | 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角巾东路 |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谓辞官退隐,登东归之路。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。 |
连篇累牍 | 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