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鸣琴而治鸣琴而治的意思
míngqínérzhì

鸣琴而治



鸣琴而治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

出处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,而单父治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míng qín ér zhì

注音ㄇ一ㄥˊ ㄑ一ㄣˊ ㄦˊ ㄓˋ

繁体鳴琹而治

感情鸣琴而治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鸣琴而治的意思解释、鸣琴而治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卵与石斗 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一定失败。
狼号鬼哭 形容哭声凄惨。
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。
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
名山大川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
食不充口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
众多非一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
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
七搭八扯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
逸游自恣 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
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
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。
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
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骨肉之亲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
抱恨黄泉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
半夜三更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
经史百子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
牛骥同槽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
胡支扯叶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
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。
无影无踪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
魂飞天外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
改恶向善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
材优干济 指才能优异,有干练的办事能力。
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