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童石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山无草木,石头腐烂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。
出处宋·刘昌诗《芦浦笔记·欢会誓》:“山童石烂,言则可诞;山崇石坚,此言不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ān tóng shí làn
注音ㄕㄢ ㄊㄨㄥˊ ㄕˊ ㄌㄢˋ
繁体山童石爛
感情山童石烂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狐群狗党(意思解释)
- 用心竭力(意思解释)
- 用智铺谋(意思解释)
- 妇人醇酒(意思解释)
- 体恤入微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浪费笔墨(意思解释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释)
-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(意思解释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- 遗形藏志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- 兢兢战战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- 息息相关(意思解释)
※ 山童石烂的意思解释、山童石烂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 |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。 |
强中自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 |
畏缩不前 |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恶醉强酒 | 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
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
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振聋发聩 |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变化无方 |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 |
泪眼愁眉 | 带泪的眼,发愁的眉。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。 |
蛮不讲理 | 蛮:野蛮;粗暴。态度蛮横;不讲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