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诸空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
出处清·朱珪《<赘说>序》:“若方将试吏事,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,利病之实,不徒托诸空言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uō zhū kōng yán
注音ㄊㄨㄛ ㄓㄨ ㄎㄨㄥ 一ㄢˊ
繁体托諸空言
感情托诸空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托于空言、托之空言
英语make empty promises(blow bubbles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落叶归根(意思解释)
- 清清楚楚(意思解释)
- 鼠凭社贵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不到黄河心不死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- 乱作一团(意思解释)
- 善自为谋(意思解释)
※ 托诸空言的意思解释、托诸空言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目迷五色 | 迷:迷乱;五色:指各种颜色。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。形容色彩纷呈;使人眼花缭乱;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;辨不清本质所在。 |
止戈为武 |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 |
死脑瓜骨 | 不开通。 |
老马识途 | 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还是;衷:折衷;断定;是:对。指不知哪个正确。形容各种意见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犬马恋主 | 喻臣下眷怀君上。 |
穷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无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参看“穷愁潦倒”。 |
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恶衣恶食 |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雪兆丰年 |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奇才异能 | 奇:少见的;异:特别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帮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 |
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甘拜下风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认不如对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