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利是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惟利是图”。
出处《通典·食货五》:“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,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,惟利是求,烦扰百姓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éi lì shì qiú
注音ㄨㄟˊ ㄌ一ˋ ㄕˋ ㄑ一ㄡˊ
繁体惟利是裘
感情惟利是求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惟利是图、惟利是趋
英语draw water to one's mill(keep an eye for the main chance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震耳欲聋(意思解释)
- 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(意思解释)
- 尽信书不如无书(意思解释)
- 亦复如是(意思解释)
- 高步阔视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婆婆妈妈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竹篮打水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释)
※ 惟利是求的意思解释、惟利是求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见多识广 |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安于现状 | 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 |
临危受命 |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闭关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前仆后继 | 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
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