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重九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
出处宋·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十五:“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,今又重之以权位,故其一言之出,则九鼎不足为重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án zhòng jiǔ dǐng
注音一ㄢˊ ㄓㄨㄥˋ ㄐ一ㄡˇ ㄉ一ㄥˇ
感情言重九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穷年累世(意思解释)
- 囊萤映雪(意思解释)
- 发综指示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悬崖勒马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专心致志(意思解释)
- 泪眼愁眉(意思解释)
- 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(意思解释)
- 心猿意马(意思解释)
- 闻所不闻(意思解释)
- 处安思危(意思解释)
※ 言重九鼎的意思解释、言重九鼎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够。 |
顺口溜 |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。 |
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|
靡所底止 | 谓没有止境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炙手可热 | 炙:烤。热得烫手。比喻气焰盛;权势大。 |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列风淫雨 | 列:烈;淫:过量。本指狂风暴雨。后比喻错别字连篇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分路扬镳 | 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力屈道穷 |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 |
服气吞露 | 服气:导引之术,即气功。指修炼道术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去住两难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为难。 |
背义忘恩 | 指背弃道义,忘却恩德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