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成一旅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成: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;旅: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。形容地窄人少,力量单薄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元年》:“有田一成,有众一旅,能布其德而兆其谋。”
例子同川之甚,千钧系发,复得诸弟与松岑诸君,尽力持护,一成一旅,芽蘖在兹。(章炳麟《致柳亚庐书》)
基础信息
拼音yī chéng yī lǚ
注音一 ㄔㄥˊ 一 ㄌㄩˇ
感情一成一旅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反手可得(意思解释)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释)
- 狼号鬼哭(意思解释)
- 学贯中西(意思解释)
- 残花败柳(意思解释)
- 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(意思解释)
- 人面兽心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众喣山动(意思解释)
- 臭名远扬(意思解释)
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※ 一成一旅的意思解释、一成一旅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论长说短 |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。 |
妖不胜德 | 比喻邪不压正。 |
双栖双宿 | 宿在一起,飞在一起。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。 |
草木知威 |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 |
治丝益棼 |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;结果越整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;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。棼:纷乱。 |
急中生智 | 智:智谋;对策。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。 |
书通二酉 | 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 |
费尽心思 | 心思:计谋。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门当户对 | 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;永远不会磨灭。” |
海底捞月 |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便还就孤 |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