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权纳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招权纳贿”。
出处《元史·朴不花传》:“不花骄恣无上,招权纳赂,奔竞之徒,皆出其门,骎骎有赵高、张让、田令孜之风。”
例子皆人间清要之官而招权纳赂,欺世盜名,或于任所阳为廉洁,而阴受苞苴。明·李昌祺《剪灯余话·何思明游酆都录》
基础信息
拼音zhāo quán nà lù
注音ㄓㄠ ㄑㄨㄢˊ ㄋㄚˋ ㄌㄨˋ
繁体招権納賂
感情招权纳赂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贪财。
近义词招权纳贿、招权纳赇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阿谀奉承(意思解释)
- 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(意思解释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风急浪高(意思解释)
- 冲锋陷阵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恶醉强酒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※ 招权纳赂的意思解释、招权纳赂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旁若无人 |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 |
众多非一 |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 |
逢人只说三分话 |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 |
户限为穿 |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 |
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畅,物体不平滑很粗糙。 |
龙腾虎跃 |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 |
止沸益薪 | 谓本欲止水沸腾,却反而在锅下加柴。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。 |
取而代之 |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天下为一 |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 |
弥留之际 | 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