撞钟击鼓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奏乐,指寺院的晨钟暮鼓。
出处战国·郑·墨翟《墨子·非乐上》:“撞巨钟,击鸣鼓。”
例子宋·苏轼《自金山放船至焦山》:“撞钟击鼓闻淮南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uàng zhōng jī gǔ
注音ㄓㄨㄤˋ ㄓㄨㄥ ㄐ一 ㄍㄨˇ
感情撞钟击鼓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撞钟伐鼓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行百里者半九十(意思解释)
- 不登大雅之堂(意思解释)
- 翘尾巴(意思解释)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释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释)
- 同病相怜(意思解释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志满意得(意思解释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牛刀小试(意思解释)
- 口坠天花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※ 撞钟击鼓的意思解释、撞钟击鼓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同病相怜 |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怜:怜惜。 |
居重驭轻 |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临危受命 |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白发苍苍 |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