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én

一文


拼音yī wén
注音一 ㄨㄣˊ
词性名词

一文

词语解释

一文[ yī wén ]

⒈  一条斑纹。指事物的一小部分。一篇文章。一枚铜钱。旧时铜币皆有文字,说明其值,故名。方言。一块银元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方言类》:“广州方言:一块银元,呼作一文。”指一句文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条斑纹。指事物的一小部分。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见虎一文,不知其武;见驥一毛,不知善走。”
柳亚子 《<燕子龛遗诗>序》:“王子 所辑虽不多,见虎一文,亦足慰君于地下矣。”

⒉  一篇文章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夫銓序一文为易,弥纶羣言为难。”
《陈书·徐陵传》:“每一文出手,好事者已传写成诵。”

⒊  指一句文辞。

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“君子来朝,言观其旂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是一文而有二意。”

⒋  一枚铜钱。旧时铜币皆有文字,说明其值,故名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渐江水》:“汉 世 刘宠 作郡有政绩,将解任去治,此溪父老,人持百钱出送, 宠 各受一文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是一年前,也是赌输了,身边并无一文,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。”

⒌  方言。一块银元。

徐珂 《清稗类钞·方言类》:“广州 方言:一块银元,呼作一文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文[ yī wén ]

⒈  一条斑纹。

《淮南子·说林》:「见虎一文,不知其武;见骥一毛,不知善走。」

⒉  一篇文章。
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「夫铨序一文为易,弥纶群言为难。」
《陈书·卷二六·徐陵传》:「每一文出手,好事者已传写成诵。」

⒊  旧时称钱一枚为「一文」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文"的意思解释、一文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懿旨购置机器于天津鼓铸,一文以一钱为率,京、外毋得参差。

2.最愉快的方法就是在某家高价餐馆奢侈地吃一顿,然后宣布自己身无一文,于是不声不响、不吵不闹地被交给一个警察。

3.胡欣红《中国青年报》(2015年08月06日02版)拜读了8月3日《中国青年报》上的《别让新“读书无用论”撕裂乡土中国》一文,感慨良多。

4.承诺没有统一售价,有时候一文不值,有时候千金难买。

5.1月10日,在东莞虎门一文具厂工作了23年的王永常搭乘公汽前往洪梅镇时,在公交车上突然头晕目眩,全身抽搐,有生命危险。

6.吕蒙正不计人之过一文赞扬了他不斤斤计较,心胸宽广。在日常生活中,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,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。

7.友情一经被精明所利用,便会像钻石变成了碎玻璃一样不值一文。

8.真真是一文钱饿倒许鸣英雄汉,没办法只好走进前面的一个村落,看有一家稍显明亮的院子里飘着缕缕炊烟,许鸣最终鼓足勇气敲响了门楣。

9.你曾经尝试过向一个一文不值,毫无希望,向你哀求工作的残废者解释一个试验性质的计划吗?

10.我将赌上我全部所有,当我输完最后一文,我就把我文字自己作为赌注,然后我想,我将通过完全的失败而获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