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ǒu

不苟


拼音bù gǒu
注音ㄅㄨˋ ㄍㄡˇ
词性形容词

不苟

词语解释

不苟[ bù gǒu ]

⒈  不随便;不马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随便;不马虎。
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一曰,以祀礼教敬,则民不苟。”
贾公彦 疏:“不苟且也。”
《后汉书·王堂传》:“﹝ 堂 ﹞迁 汝南 太守,搜才礼士,不苟自专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梦幻·许昌》:“嘉定 有老儒名 朱纲,为人方正不苟,颇信佛老之説。”

国语辞典

不苟[ bù gǒu ]

⒈  不轻易、不草率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:「箭不苟害,解脰陷脑;弓不虚发,应声而倒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五七回》:「鲁肃忠烈,临事不苟,可以代瑜之任。」

随便

英语not lax, not casual, careful, conscientious

法语sans relâche, consciencieux

分字解释


※ "不苟"的意思解释、不苟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,一丝不苟;粗枝大叶,马马虎虎,是不会达到目的的。

2.妈妈说做事要一丝不苟,不要拖拖拉拉。

3.华夏大地的精神滋养及悠久绵长的文化传承,涵养了中华民族临难不苟、履险不却、坚韧不拔的担当精神。

4., 虽然史特兰德在拍摄前会一丝不苟地研究筹备,但作品最终可能带点暧昧含糊的结果,以保留空间让观者深思。

5.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、一丝不苟,如果不懂装懂,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。

6.在学术问题上,他总是一丝不苟,溯本求源。

7.见到这情景,不认真的同志也一丝不苟地按要领做了。

8.一身正气两袖清风,一尘不染克己奉公,一丝不苟勤于政务,一身为民乐在其中。

9.作品中的鸳鸯惟妙惟肖,背上羽毛的雕刻一丝不苟,纹理清晰,栩栩如生,寓意百年好合,永结同心。

10.爱惜物用,才是绅士。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,但一定不苟花钱,朝秦暮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