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íng

独行


拼音dú xíng
注音ㄉㄨˊ ㄒ一ㄥˊ

繁体獨行

独行

词语解释

独行[ dú xíng ]

⒈  一个人走路。

踽踽独行。

solitary;

⒉  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做。

独行其是。

practise his path independently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人行路;独自行走。
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内周楼疏,外不敢独行,可谓畏矣!”
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渡 河,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,疑其亡将,要中当有金玉宝器,目之,欲杀 平。”
《法苑珠林》卷十:“舍利弗 独行乞食,婆罗门见而问言:‘尊者独行无沙弥耶?’”
清 金人瑞 《送维茨公晋秋日渡江之金陵》诗之十:“我或读经罢,独行观水痕。”

⒉  专意实行;独自实行或行事。

《易·晋》:“晋如摧如,独行正也。裕无咎,未受命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独犹专也,言进与退专行其正也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”
《韩非子·忠孝》:“王者独行谓之王,是以三王不务离合而正,五霸不待从横而察,治内以裁外而已矣。”

⒊  谓独断专行。

清 恽敬 《新东门漕仓记》:“呜呼,此郡县长吏所以嚣然独行其意于上而民终不可治也已!”

⒋  单独行时;单独流行。
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六家》:“其文为不刊之言,著将来之法,故能弥歷千载,而其书独行。”
《文献通考·经籍二》:“自 晋 之后, 弼 学独行,遂传至今。”

⒌  谓军队如入无人之境,没有阻挡。

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故蚤知敌人如独行,有蓄积,则久而不匱。”
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有雷电之战,故能独行而无敌矣!”

⒍  谓节操高尚,不随俗浮沉。
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世治不轻,世乱不沮……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。”
《旧唐书·隐逸传序》:“而 游巖、德义 之徒,所高者独行。”
章炳麟 《谢本师》:“先生为人岂弟,不好声色,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。”

⒎  指故为标新立异的行为。

宋 王安石 《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》:“公所设施,事趣可,功期成,因能任善,不必己出,不为独行异言,以峙声名。”

⒏  马兜铃的根。有香气。中医入药。
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药议二》:“马兜零之根,乃是独行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马兜铃》:“其根吐利人,微有香气,故有独行、木香之名。”

国语辞典

独行[ dú xíng ]

⒈  独自一人行走。

唐·卢纶〈秋晚山中别业〉诗:「树老野泉清,幽人好独行。」

⒉  固执己意以行事。

如:「他做事向来一意独行,不接受别人意见。」

独行[ dú xìng ]

⒈  志节高尚,不随俗浮沉。

《汉书·卷六·武帝纪》:「谕三老弟以为民师,举独行之君子,征诣行在所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独行"的意思解释、独行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当人们开始将衣服穿薄,甚至”衣不蔽体“、奇形怪状时,似乎特立独行成了时代的标签。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渐渐让步于时尚装扮。

2.倘若你重视你的信仰,就必须抗拒假道理和错误的行径,即使这表示你要屹立独行,也在所不辞。

3.优美的姿态,来源于与知识同行而不是独行。

4.储安平是一个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上有过成功尝试的民主报人,他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编辑家,又是一个秉笔直书的时评家。

5.圭峰霁色新,送此草堂人。麈尾同离寺,蛩鸣暂别亲。独行潭底影,数息树边身。终有烟霞约,天台作近邻。

6.可以独行千山,亦可以对饮添杯酒,一身俊俏的身手伤人之前必伤己,是非功过他是不在乎的。所以惹人非议又何妨。朝小诚

7.朋友,于你如花之于春,如雪之于冬,如骏马之于草原,如雄鹰之于蓝天,是你逆旅独行时的开心果,是你迷失自我时的清心剂,是你成功时的一束鲜花,是你失意时一杯消愁的酒。

8.成绩优秀,头脑一流,辩才无碍,就是有些特立独行,但正因为如此,才让他显得更加神秘,成为许多女生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王子。

9., 我们都是独行的人,在这个凛冽的年纪,奋力奔跑,无暇顾及途中的风花雪月。纵使有千般留恋,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整理戎装,再度奔赴远方。

10.运气不好的,秉性与人世背道而驰,或彪炳千古,像阮籍、嵇康一类特立独行;或恣意妄为,遗臭万年,不用多举例,但凡坏人,都是一味放纵本性,不考虑人格道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