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

词语解释
杜甫[ dù fǔ ]
⒈ (712—770) 唐代著名诗人。祖籍襄阳,生于河南巩县。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。世称杜少陵。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。著有《杜少陵集》
英Du Fu;
国语辞典
杜甫[ dù fǔ ]
⒈ 人名。(西元712~770)字子美,号少陵,有「诗圣」之称。唐代诗人。祖籍湖北襄阳,出生于河南巩县。官左拾遗、工部员外郎,故也称为「杜工部」。甫博极群书,善为诗歌。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,中年后过著坎坷流离的生活,他的诗博大雄浑,千态万状,不仅慨叹自己遭时不遇,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乱形态。故有「诗史」之名。著有《杜工部集》。
英语Du Fu (712-770), great Tang dynasty poet
德语Du Fu - war einer der wichtigsten Dichter der chinesischen Tang-Dynastie und Zeitgenosse von Li Bai. Seine Beinamen waren Dù Shàolíng (杜少陵) oder Dù Gōngbù (杜工部). (Eig, Pers, 712 - 770)
分字解释
※ "杜甫"的意思解释、杜甫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孙宰是全家动员,招待这位落难的不速之客,使杜甫一家老小感受到家庭的温暖。
2.你这首诗格调高雅,真是阳春白雪,可以媲美李白、杜甫。
3.例如,杜甫能够写出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诗句,这是受杜甫对当时社会的深刻的理解所制约的。
4.李白与杜甫的友情,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,但他们的交往,也是那么短暂。相识已是太晚,作别又是匆忙,李白的送别诗是:“飞蓬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。”。
5.一百十八、安乐泉、流杯池、杜甫和黄庭坚等人文古迹和十里酒城纵横交错,五粮液的大文化战略同宜宾的历史、文化、旅游已经融为一体。
6.可见从知人论世角度考察杜甫,与从现实主义反映论角度论杜甫,彼此沟通联系是较为方便的。
7.“千里无鸡鸣,白骨露于野,”这是战乱的岁月。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。一天,天色已经昏暗,诗人错过了住店,只好投宿石壕村了。村中断壁残埂,蓬篙满地,十室九空,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,便直奔而去。
8.只有登高一望,才会领略杜甫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气魄;只有驻足山中,才会感受鲁迅“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春夏与秋冬”的奥秘。旅游日,愿你畅游祖国大好河山。
9.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,至今仍被人传诵。
10.屈原死了,杜甫死了,民间疾苦不闻了;李白死了,东坡死了,文人傲骨不见了;更不幸是鲁迅,匕首投枪阉割了。
相关词语
- dù shī杜诗
- dù péng chéng杜鹏程
- dù èr杜二
- mǒu fǔ某甫
- ní fǔ尼甫
- dù lǐ杜里
- dù xuān杜宣
- dù yǔ杜宇
- dù shí niáng杜十娘
- dù jué杜絶
- zhòng fǔ众甫
- xiǎo lǐ dù小李杜
- shǒu dù守杜
- dù mǎ杜马
- fǔ bái甫白
- dù cǎo杜草
- duān fǔ端甫
- dù zǐ wēi杜紫微
- dù xún hè杜荀鹤
- dù gōng bù cí杜工部祠
- fáng dù防杜
- dù shí yí杜十姨
- dù lán xiāng杜兰香
- dù fǔ杜甫
- dù fǔ杜甫
- chéng dù乘杜
- lǎo dù老杜
- dù shěn yán杜审言
- dù jué hòu huàn杜绝后患
- dù fǔ xī杜甫溪
- dù fǔ xī杜甫溪
- dù mù杜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