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度


拼音qì dù
注音ㄑ一ˋ ㄉㄨˋ

繁体氣度
词性名词


气度

词语解释

气度[ qì dù ]

⒈  气概和度量;气魄;风度。

气度非凡。

bearing;

⒉  诗文的气韵。

气度渊雅。

rhym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气魄风度。

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“猛 瓌姿儁伟,博学好兵书,谨重严毅,气度雄远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二:“昭素 喜其开敏,谓人曰:‘观 李生 才能气度,他日必为卿相。’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八:“只见两个十五六的小官人,一齐走出来,一样打扮,气度也差不多。”
刘伯承 《回顾长征》:“﹝ 朱总司令 ﹞表现了坚定的政治原则性与伟大的气度。”

⒉  指诗文的气韵。

明 王世贞 《艺苑卮言》卷四:“杜审言 华藻整栗,小让 沉 宋,而气度高逸,神情圆畅。”
刘师培 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﹝七子之作﹞气度渊雅逊 东汉,而魄力则过之;诗尤为悲壮。”

⒊  犹气运。

唐 吕岩 《七言》之五六:“长将气度随天道,不把言词问世徒。”

⒋  风气习俗。
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河朔 气度尚在,常闻鬱鬱扼腕。”
老舍 《老字号》:“还有许许多多可宝贵的老气度,老规矩,由 周掌柜 一进门, 辛德治 看出来,全要完!”

国语辞典

气度[ qì dù ]

⒈  声势、度量。

《水浒传·第七五回》:「纵使招安,也看得俺们如草芥。……杀得他人亡马倒,梦里也怕。那时方受招安,才有些气度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三八》:「一齐走出来,一样打扮,气度也差不多。」

心胸

分字解释


※ "气度"的意思解释、气度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宽阔奉献的胸怀,海纳百川的气度,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,敢为人先的实践勇气,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,一诺千金的诚信原则,见义勇为的公民职责,昂扬向上的生活情操。

2.七夕来到,祝福巧立名目,只为送你幸福。愿你心灵手巧有风度,愿你大巧若拙有深度,愿你巧夺天工有气度,别说我花言巧语,七夕咱俩共渡。

3.她捧书的姿态是那么娴静典雅,使她浑身透出一种雍容端庄的大家闺秀气度。

4.毛爷爷时时、处处胸怀祖国和人民,严格要求自己,惜时如金,读经书、读史书、读兵书,满腹经纶,博古通今,雄才大略;他高瞻远瞩,气度非凡,胸怀是如此的宽广,容得下三山五岳呀!

5.著书立言,不仅需要以品牌实力为基础,还需要与业界分享心得体会的气度。

6.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、宽广的胸怀,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,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、崇高的境界,是精神的成熟、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、无上的福分,是对别人的释怀,也即是对自已善待。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、生活的艺术,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、自信和超然。

7.至于文字之哀艳动人,气度之从容不迫,声调之婀娜有致,尤可令人百读不厌。

8., 歌咏侠义精神和侠客风采是李白诗篇中的重要一类,这类作品反映了李白个人不可一世的胸怀和气度。

9.风韵闻言俏脸飞红,也从上至下扫视了杨剑龙一遍,见他眉清目秀,虽及不上妹夫萧玉俊俏,却比之要洒脱得多,更有一种落拓不羁的气度,芳心剧烈颤动。

10.要知愈是沉默寡言之人,其言语便愈可贵。其人若论武功、气度亦必有慑人之处,其言之价自就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