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吴文英的诗 > 贺新郎·浪影龟纹皱

贺新郎·浪影龟纹皱

[宋代]:吴文英

浪影龟纹皱。蘸平烟、青红半湿,枕溪窗牖。千尺晴霞慵卧水,万叠罗屏拥绣。漫几度、吴船回首。归雁五湖应不到,问苍茫、钓雪人知否。樵唱杳,度深秀。

重来趁得花时候。记留连、空山夜雨,短亭春酒。桃李新栽成蹊处,尽是行人去后。但东阁、官梅清瘦。欸乃一声山水绿,燕无言、风定垂帘昼。寒正悄,亸吟袖。

贺新郎·浪影龟纹皱创作背景

  此词系词人青年时期游德清时所作。“赵令君”,即当时的德清县县令赵善春。杨铁夫按:梦窗是时年龄当在二十岁左右,德清为其少游之地,因此应是公元1224年(嘉定十七年)的赵善春令君

参考资料:

1、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(南宋·辽·金卷)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8年8月版,第2481页

贺新郎·浪影龟纹皱鉴赏

  开头“浪影”三句。此言词人伫立在赵府的窗前向外眺望,窗下有一条河水流过,河面被风刮起了龟版纹,远处天水相接处飘起了一缕野烟;河岸两旁长着水灵灵的花草,艳红如醉,青翠欲滴。“千尺”两句,再述远近景色,并点出小虹桥。言“小垂虹”像彩霞般地横卧在河面上,远处山峦起伏犹如屏风般地簇拥着这如画似的锦绣地。“漫几度”一句。此言垂虹胜景多次引起过往的江浙客船中行人们的一再回首,赞赏不已。“归雁”四句,续赞如画美景。“归雁”,雁本为江湖自在野禽,这里借喻归隐之士。此言归隐者大可不必去五湖中寻觅归隐之处,而是留在这儿就可以归隐快活了。词人说:试问在这一望无涯的河上捕鱼的人,知不知道处在这无忧无虑之境,听着那樵歌悠扬,这种牧歌式的生活是多么快乐、隽永啊。  

  下片“重来”三句。言他这次是旧地重游,时逢又一个桃红柳绿的春天。词人说:记得上一次我曾与你(赵令君)去郊外荒亭里饮酒作乐,共听四周围寂静的空山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夜雨声。“桃李”三句,从眼前景,并联想到世俗之见。上“桃李”两句,用唐刘禹锡“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”诗句意境。此言词人见到桃李树已经浓绿成荫,树下也有了人们采摘果实时踏出来的小路,说:这些桃李树都是我上次离开后才栽下的呀。他又见东阁边的一株老梅树,依然清瘦如许,默默无闻地悄立一旁,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。三句以对比手法暗喻世俗之人都有一种趋炎附势的偏见,他们大多捧“桃李”而轻“官梅”,即投靠得势之人而冷落清高落魄之君。这种思想致使梦窗立身处世多与时人不合,所以他才会布衣一生,“白衣傲公卿”。“欸乃”两句。言室内燕儿无声,帘子无风直挂不动,室外山青水绿,风光明媚。突然间传来了一声高亢悦耳的渔歌声,在这极静的境地之中词人更觉得这渔歌声入耳动听。“欸乃”一句,直接抄用柳宗元《渔翁》诗原句,但用在这儿却显得天衣无缝。“寒正悄”两句,回到首句词人立在窗前的镜头上。言时已近晚,春寒料峭偷偷袭来,词人倚立窗前赶快垂下长衫的衣袖抵御寒气。“亸”,下垂貌。全词首尾衔接,一气呵成。

吴文英简介

唐代·吴文英的简介

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...〔 ► 吴文英的诗(325篇)

猜你喜欢

寓京二首

宋代俞桂

车马滔滔厌软红,湖边秋意属西风。

木犀初放荷花老,买个船儿学钓翁。

仲夏过红桥阻雨次日寻幽至暮 其二

清代戴亨

阴云留过客,携雨到柴门。杯酒谋邻叟,园蔬乞近村。

深灯连曙柝,幽梦绕山樊。自古唯萧索,方知重友伦。

次韵云扉讲师游南山有怀张外史旧游

明代袁华

昔陪张外史,蹑云上崔嵬。前登风篁岭,酌泉苍藓堆。

后度麦冈重,荒坟际蒿莱。陵谷嗟变迁,览兹良悲哉。

长信草

清代宋徵舆

青青长信草,无意学逢迎。不厌凄凉地,春来还自生。

和崔象之紫菊

宋代韩亿

紫菊披香碎晓霞,年年霜晚赏奇葩。

嘉名自合开仙府,丽色何妨夺锦砂。

次韵叔向

宋代韩淲

君在南湖住,我同东郭游。陈蕃无下榻,王粲有登楼。

吟苦诗陶写,酣沉酒拍浮。德辉天外凤,机静水边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