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梅尧臣的诗 > 依韵和永叔见寄

依韵和永叔见寄

[宋代]:梅尧臣

春风约柳一片西,欲托鸟翼传音稽。

昨朝偶向东城去,草草又逢骢马蹄。

长髯御史威正峭,沙堤来坐气吐霓。

我乘小驷虽甚瘦,喜见骖驭犹解嘶。

适闻南都接大尹,笑我出处今何迷。

耻趋捷径身已老,惩羹何用频吹齑。

蛟龙失水等蚯蚓,鳞角虽有辱在泥。

困居废井谁引手,岂得更望青云梯。

笔锋劲发若强弩,余力曾彻七重犀。

倦禽雄雌不饱腹,日暮徒念还巢栖。

大椿朝菌各有尽,此物何怪庄叟齐。

诚知豪侠自快乐,东郊南陌竞斗鸡。

胸中有道无广狭,包括宇宙在一稊。

何时与公去颖尾,湖水漫漫如玻璃。

世间会合固不易,况乃仕宦多相睽。

正似邮亭恋行者,未到止息空歌骊。

我贫尚不给朝夕,焉得负郭置稻畦。

筋骸幸且稍轻健,山水纵好无路跻。

傥公他时买田宅,愿以藜杖从招携。

吾儿诗书不足教,亦以助力於耕犁。

梅尧臣简介

唐代·梅尧臣的简介

梅尧臣
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
...〔 ► 梅尧臣的诗(1885篇)

猜你喜欢

清平乐

黄侃

寸眉两叶。禁受愁千叠。幽意缠绵无处说。但有魂销心切。

更深月过回廊。照见秋花断肠。侬比秋花命薄,谁怜独自凄凉。

题李卫公待渡图

清代李锴

太原公子方隶军,药师却渡黄河津。津头萧萧风雪暮,亦是寻常行路人。

惊龙怒虎易形似,难画英雄当此际。常山太华隐欲动,千尺光芒垂至地。

新繁县显曜院

宋代梅挚

绣地萦回宝势长,遍游宁倦徙胡床。禅斋不顾幡风影,讲席乱飞花雨香。

苔阵暗连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凉。我来懒上东台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。

登塔

宋代陆游

冷官无一事,日日得闲游。

壮哉千尺塔,摄衣上上头,眼力老未减,足疾新有瘳,幸兹济胜具,俯仰隘九州。

满江红 口贞居开得月轩

明代俞和

□□桃华,又一□、元都春色。彷佛记、主家阴洞,不多尘迹。

竹里棋枰憎鸟污,人间鹤语无人识。□古风、迟暮却相逢,庞眉客。

岁暮柬陈新之四首 其一

明代卢龙云

暮景萧森欲换年,宦情羁思两悠然。流光半逐红尘去,窃食能无愧俸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