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歌(寄管儿,兼诲铁山。此后并新题乐府)
[唐代]:元稹
琵琶宫调八十一,旋宫三调弹不出。玄宗偏许贺怀智,
段师此艺还相匹。自后流传指拨衰,昆仑善才徒尔为。
澒声少得似雷吼,缠弦不敢弹羊皮。人间奇事会相续,
但有卞和无有玉。段师弟子数十人,李家管儿称上足。
管儿不作供奉儿,抛在东都双鬓丝。逢人便请送杯盏,
著尽工夫人不知。李家兄弟皆爱酒,我是酒徒为密友。
著作曾邀连夜宿,中碾春溪华新绿。平明船载管儿行,
尽日听弹无限曲。曲名无限知者鲜,霓裳羽衣偏宛转。
凉州大遍最豪嘈,六幺散序多笼撚。我闻此曲深赏奇,
赏著奇处惊管儿。管儿为我双泪垂,自弹此曲长自悲。
泪垂捍拨朱弦湿,冰泉呜咽流莺涩。因兹弹作雨霖铃,
风雨萧条鬼神泣。一弹既罢又一弹,珠幢夜静风珊珊。
低回慢弄关山思,坐对燕然秋月寒。月寒一声深殿磬,
骤弹曲破音繁并。百万金铃旋玉盘,醉客满船皆暂醒。
自兹听后六七年,管儿在洛我朝天。游想慈恩杏园里,
梦寐仁风花树前。去年御史留东台,公私蹙促颜不开。
今春制狱正撩乱,昼夜推囚心似灰。暂辍归时寻著作,
著作南园花坼萼。胭脂耀眼桃正红,雪片满溪梅已落。
是夕青春值三五,花枝向月云含吐。著作施樽命管儿,
管儿久别今方睹。管儿还为弹六幺,六幺依旧声迢迢。
猿鸣雪岫来三峡,鹤唳晴空闻九霄。逡巡弹得六幺彻,
霜刀破竹无残节。幽关鸦轧胡雁悲,断弦砉騞层冰裂。
我为含凄叹奇绝,许作长歌始终说。艺奇思寡尘事多,
许来寒暑又经过。如今左降在闲处,始为管儿歌此歌。
歌此歌,寄管儿。管儿管儿忧尔衰,尔衰之后继者谁。
继之无乃在铁山,铁山已近曹穆间。性灵甚好功犹浅,
急处未得臻幽闲。努力铁山勤学取,莫遣后来无所祖。
琵琶宮調八十一,旋宮三調彈不出。玄宗偏許賀懷智,
段師此藝還相匹。自後流傳指撥衰,昆侖善才徒爾為。
澒聲少得似雷吼,纏弦不敢彈羊皮。人間奇事會相續,
但有卞和無有玉。段師弟子數十人,李家管兒稱上足。
管兒不作供奉兒,抛在東都雙鬓絲。逢人便請送杯盞,
著盡工夫人不知。李家兄弟皆愛酒,我是酒徒為密友。
著作曾邀連夜宿,中碾春溪華新綠。平明船載管兒行,
盡日聽彈無限曲。曲名無限知者鮮,霓裳羽衣偏宛轉。
涼州大遍最豪嘈,六幺散序多籠撚。我聞此曲深賞奇,
賞著奇處驚管兒。管兒為我雙淚垂,自彈此曲長自悲。
淚垂捍撥朱弦濕,冰泉嗚咽流莺澀。因茲彈作雨霖鈴,
風雨蕭條鬼神泣。一彈既罷又一彈,珠幢夜靜風珊珊。
低回慢弄關山思,坐對燕然秋月寒。月寒一聲深殿磬,
驟彈曲破音繁并。百萬金鈴旋玉盤,醉客滿船皆暫醒。
自茲聽後六七年,管兒在洛我朝天。遊想慈恩杏園裡,
夢寐仁風花樹前。去年禦史留東台,公私蹙促顔不開。
今春制獄正撩亂,晝夜推囚心似灰。暫辍歸時尋著作,
著作南園花坼萼。胭脂耀眼桃正紅,雪片滿溪梅已落。
是夕青春值三五,花枝向月雲含吐。著作施樽命管兒,
管兒久别今方睹。管兒還為彈六幺,六幺依舊聲迢迢。
猿鳴雪岫來三峽,鶴唳晴空聞九霄。逡巡彈得六幺徹,
霜刀破竹無殘節。幽關鴉軋胡雁悲,斷弦砉騞層冰裂。
我為含凄歎奇絕,許作長歌始終說。藝奇思寡塵事多,
許來寒暑又經過。如今左降在閑處,始為管兒歌此歌。
歌此歌,寄管兒。管兒管兒憂爾衰,爾衰之後繼者誰。
繼之無乃在鐵山,鐵山已近曹穆間。性靈甚好功猶淺,
急處未得臻幽閑。努力鐵山勤學取,莫遣後來無所祖。
唐代·元稹的简介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...〔
► 元稹的诗(562篇) 〕
明代:
徐熥
执手向城隅,送君归鲤湖。风涛危渡峡,雨雪倦登途。
遣日携书卷,消寒问酒垆。不须嗟伏枥,千里待名驹。
執手向城隅,送君歸鯉湖。風濤危渡峽,雨雪倦登途。
遣日攜書卷,消寒問酒垆。不須嗟伏枥,千裡待名駒。
:
张力夫
郁郁哀牢岭,悠悠戛洒江。风清民抱朴,寨老树传邦。
万物存灵魄,千年佑土庞。花街生妙趣,卜少试新腔。
郁郁哀牢嶺,悠悠戛灑江。風清民抱樸,寨老樹傳邦。
萬物存靈魄,千年佑土龐。花街生妙趣,蔔少試新腔。
:
黄金石
瓮头骨醉伤心事,再世为猫恐未真。何苦当初持鹬蚌,坐令阿武作渔人。
甕頭骨醉傷心事,再世為貓恐未真。何苦當初持鹬蚌,坐令阿武作漁人。
:
张海鸥
阳谷春华。小驻云车。凤来仪、孰与清嘉。山东漱玉,岭表鸣笳。
论诗中事,寰中友,镜中葩。
陽谷春華。小駐雲車。鳳來儀、孰與清嘉。山東漱玉,嶺表鳴笳。
論詩中事,寰中友,鏡中葩。
宋代:
释居简
荆溪溪上传,接畛使君贤。行旅归如市,羁游亟受廛。
丰储优郡计,薄敛裕民天。谁似山阴叟,临行赠一钱。
荊溪溪上傳,接畛使君賢。行旅歸如市,羁遊亟受廛。
豐儲優郡計,薄斂裕民天。誰似山陰叟,臨行贈一錢。
宋代:
方岳
从来佛法无多子,底用芒鞋半九州。
赢得诸人诗满袖,草深一丈法堂秋。
從來佛法無多子,底用芒鞋半九州。
赢得諸人詩滿袖,草深一丈法堂秋。